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智库频道 > 智观  正文

北京研究院 | 《雄安观察报告(2023)》发布,潮新闻参与了哪个部分?

发布时间: 2023-11-05 09:17:58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沈爱群 侴雪妍

  11月4日,第五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雄安观察报告(2023)》在论坛上发布。

  该报告,由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浙报集团北京分社(浙报智库北京研究院)组织撰写。

  《雄安观察报告(2023)》在第五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上发布

  作为报告发布人,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主任、浙大求是特聘教授石敏俊表示:“今年的报告,主要围绕‘协同创新·雄安引领’这个主题,从产业、生活和管理三个角度,深入探讨雄安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未来城市的举措和路径选择。”

  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成立于2017年。这已是该中心连续多年发布研究成果了。去年,他们发布的是:《浙江大学雄安发展报告2022——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石敏俊说。

  今年报告,主要讲了些什么?

  今年的这份报告,集聚了浙江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大湾区科学论坛的专家学者,着眼“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从不同视角,解析雄安新区设立六年以来的建设实效、 产业发展现状,倾听城市居民感受;并从理论和实务层面,详细论述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阶段所面临的新需求、新挑战。

  论坛现场

  翻开这本倾注了专家学者无数心血的研究成果,潮新闻记者看到,报告花了一半以上篇幅,着力探讨了雄安新区该如何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叶堂林和于欣平在《借船出海——承接北京功能疏解与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研究中指出,雄安新区与北京之间是合作共赢的关系。雄安是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 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雄安可借助北京优质创新资源推动其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当前,雄安新区面临的一些问题使得高层次的非首都功能承接工作面临较大难度,比如:人才储备不足,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不够、层次不高;创新基础条件与创新能力面临较大短板,尚未形成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

  他俩在借鉴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英国东伦敦科技城、日本筑波科学城等区域高端高新产业联动的基础上,提出:雄安新区应制定科技创新、产业联动的专项规划,促进形成与北京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机制,以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雄安与北京的有效互动,提升人才素质、优化创新生态实现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建设,进而实现北京科技成果在雄安落地转化。

  王琛和徐梁承担了《无中生有——汇聚全球创新要素与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研究。他们认为: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其发展目标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本城市。但是,目前雄安新区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创新要素和制度支撑,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的城市功能尚不完善,亟需汲取全球创新要素,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找准产业赛道,探索创新性的政策制度,形成支撑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内生动能和城市功能体系。

  论坛现场

  陆菁和耿若璇,则从综合保税区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她俩在《标杆引领——雄安综合保税区与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研究中指出:综合保税区对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2023 年 6 月雄安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雄安新区设立六周年以来,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诸多贡献。雄安新区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使得企业可依托综保区政策优势与京津冀经济比较优势,吸引优质外资与创新型企业入区,借助区内总部和龙头企业带动所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竞争优势,推动雄安新区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柳天恩在《腾笼换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创新生态营造》的研究中指出,产业转型升级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按照规划,雄安新区重点发展五大高端高新产业,并对符合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实施现代化改造提升。雄安新区批复设立六年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是当前阶段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潮新闻,承担了报告的哪个部分?

  浙报智库北京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雄安观察报告(2023)》的组织撰写。

  为此,从今年年初到10月,潮新闻记者三赴雄安。记者们采访了多位“雄漂”和雄安居民,并且走进容东“未来社区”寻访新区建设的密码。

  潮新闻记者的观察与感受,都浓缩在《雄安观察报告(2023)》的“生活篇:百姓视角看雄安”。通过这一篇章,展现了雄安新区“未来城市”的样子。

  容东片区

  潮新闻记者走进容东片区。在这个雄安新区实施回迁安置的首个新建回迁社区,我们看到了:这是一个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宜居宜业、协调融合、绿色智能的综合性功能区,步行 15 分钟可达中学、社区服务中心,10 分钟到达小学、运动场地,5 分钟到达便利店、幼儿园。容东片区还构建了“组团—社区—邻里”三级绿地公园体系,绿化覆盖率不低于 50%,为居民营造“园在城中”的绿色生活环境。生活在这里,人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心向往之,妙不可言。”这是雄安街头随处可见的标语。因为这里每天都在创造奇迹,而奇迹的创造者离不开一个个“新雄安人”。5 月发布的《河北蓝皮书:河北人才发展报告(2022)》中显示,到 2025 年,雄安新区人才资源总量达 54 万人,人才密度达 46.2%,人才贡献率达 60%。这其中,就有不少人来自浙江。潮新闻记者也走近这些浙江“雄漂”,以纪实的手法告诉我们,在雄安这片承载千年大计的土地上,来自浙江的“雄漂”到底干得怎么样。

  论坛现场

  今年9月20日,河北雄安新区发布房产新政:取消商品住房预售,实行现房销售,实现“所见即所得、交房即交证”;同时,雄安新区支持有意愿的人才,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并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租售同权”。

  一个月过去后的10月20日,潮新闻记者今年第三次来到雄安寻找答案:雄安新区房产新政实施得如何?当地居民对此有哪些感受?它对我们又将有哪些影响?记者寻得的种种观察与思考,都在《雄安观察报告(2023)》中予以体现。

  “我们试图站在媒体的角度,带领大家从另一个视角观察雄安、理解雄安。”浙报智库北京研究院院长蔡李章表示。

  一起听听,报告专家怎么说?

  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雄安观察报告(2023)》一经发布,便引起了与会者的热列反响。

  参与报告研究的专家学者,还从“他山之石”“云上之城”等多种维度,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对雄安新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石敏俊从他研究过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建设进行思索,写就了《他山之石——康巴什新区的经验教训及其对雄安新区的启示》。

  石敏俊认为,当前雄安新区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与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推进的阶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要是靠行政力量,推动科研院校、央企总部、以及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机构从北京向雄安新区搬迁。“但科研院校、央企总部、以及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机构得搬迁,能否有效带动人口流入、商圈发育、生活空间培育、城市功能完善?仍然是一个未知数。”石敏俊说。

  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主任、浙大求是特聘教授石敏俊

  康巴什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是鄂尔多斯市的政务中心,其建设的目的是承接功能疏解。由于原有产业基础薄弱,康巴什新区先期依靠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搬迁带动新城发展。从 2000 年起开始规划建设,2004—2007年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06 年鄂尔多斯市政府由东胜区迁到康巴什新区,2007 年起鄂尔多斯部分学校、医院搬迁到康巴什新区。由于人口集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康巴什新区曾经被称为“鬼城”,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石敏俊认为,康巴什新区的根本问题在于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不同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人口聚集不足,入住率很低,未能实现“产城人”融合。康巴什新区作为新城建设的典型案例,其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

  为此,石敏俊提出建议:“结合雄安新区的特点和现阶段面临的挑战,雄安新区应适度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探索适合雄安的产业发展路径。”

  邹永华和虞佳玮则让我们看到,雄安新区从战略高度提出要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推进治理现代化,在建设实体城市的过程中同步推进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着力打造“云上之城”。这也将是全球首个虚拟与现实同步建设的重要城市。

  他俩在《云上之城——数字孪生助力雄安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中指出,要打造“云上之城”,需从数字孪生的框架角度来进行思考和谋划,通过“虚实互映”的耦合机制,加强城市治理的自主性和智慧性,把技术准备、制度保障和城市复杂性更好地结合起来。

  同时,他们还建议:雄安的数字孪生公共服务平台,在社会多元主体的合作行动中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数字孪生城市治理中数字系统与社会系统也需要进一步融合。向全要素数字化和孪生化的目标迈进,才能发挥“云上之城”的优势和潜力,更好地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论坛现场

  赵志荣和熊敏两位专家学者,则从“府际财税安排”的角度,分析雄安新区的政府间关系,重点研究在财税、预算和地方债务等方面的财政安排。

  他俩从府际财政关系角度出发,在财税收入分享、支出预算分担和地方债务统筹三个方面,分别提出政策建议。

  在税收安排上,提出京雄两地在 10 年过渡期内的“阶梯税收分享”方案,消减了北京对于企业外迁造成税收流失的顾虑,有利于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目标实现。

  在支出协调方面,坚持“区域共担共建”的基本原则。针对服务于周边地区的支出项目,应建立新区和各方之间的协商共担机制;针对区域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应由京津冀地区协同共建。

  在债务管理方面,调整和完善相关制度。在债务发行上,依据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阶段,明确不同的债务发行主体,完善用债项目评估;在债务偿还上,根据到期期限与债券类别,分别采用到期中央配套偿还、自行偿还、展期偿还和分期偿还四种方式;除此之外,通过探索 BOT、公共服务类 PPP 和捆绑开发等多元化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减轻新区债务负担。

编辑: 沈韩宇
浙报智库

浙报智库集合浙报集团旗下“一媒体一智库”矩阵,坚持党媒思想高度和深度,发挥智力优势、传播优势、聚合优势,围绕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共同构筑新锐、开放、致用,与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相匹配的新型一流智库。

平台矩阵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11月4日,第五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雄安观察报告(2023)》在论坛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