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社科界将推出一批更高水平体现陕西辨识度和显示度的重大社科研究成果,努力推动形成陕西特质的文化形态、陕西风格的学术流派。这是2月21日召开的陕西省社科联工作会议上的一条重要信息。
陕西省社科联今年将开展有组织科研,破解原创性难题,聚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新时代陕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富矿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推动形成有影响力的“陕西问答”;将实施重大项目培育工程,推动建立秦创原人文社科实验室、“一带一路”区域国别学人文社科实验室,进一步塑造集成化、品牌化、专业化的“长安学术年会”,围绕陕西历史文化、历史地理、历史学术等,开展长安地方学术理论创新;聚焦构建社会科学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积极开展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双向赋能的“社科云”建设,尽早建成互联互通、多维互动的成果发布与共享云平台;做好陕西省社会科学高端智库建设工作,建立重大决策社科响应机制,开展在地在场研究,引导智库在“上下”结合处做文章,在“新旧”转化上谋思路,在“破立”创新中下功夫,不断擦亮资政建言的“陕字号”品牌。
省社科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质量导向、创新导向,聚焦学科发展、学术评价、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组织体系等重点领域,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同向发力,促进形成协同高效建设社科强省的一盘棋格局,推动我省由社科大省向社科强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