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智库频道 > 智讯  正文

苏州“外事智库”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 2025-03-22 11:29:10 来源: 苏州日报

  走进位于姑苏区市文联大厦7楼的苏州市外事学会办公区,学会成立10周年展墙上的一张张泛黄、珍贵的照片,记录了外事学会服务苏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个难忘瞬间。

  过去10年,市外事学会依托学会自身资源和特色,致力于地方外事工作学术研究和国际形势跟踪分析,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坚守外事初心

  创立全国首家市级外事学会

  2013年5月18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及苏州市外办的指导下,苏州市外事学会应运而生,成为全国全省首家市级外事学会。

  截至目前,学会共有个人会员98人,单位会员14家。“学会成员由长期从事外事和对外交流工作的中国驻外使领馆前外交官、苏州市外事系统干部和关心支持外事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组成。”学会创始会长、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潘越介绍,目前学会成员中前外交官有12人,具有丰富对外工作经验及外事资源。

  自成立以来,学会努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外交工作方针政策,坚定有力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跟踪分析国际形势变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会走进众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学校,开设苏州市公共外交讲坛,普及公共外交知识,积极推广公共外交理念,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苏州篇章,提升苏州城市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

  坚持学术立会

  “外事智库”赋能对外开放

  2024年10月,苏州市外办编印推出《苏州外籍人士服务手册》。这本集数字化、信息化、场景化于一体的在苏外籍人士“百宝书”,是近年来苏州大力推进在苏外籍人士便利化工作的生动缩影。

  提升外籍人士在苏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便利化服务,外事学会责无旁贷。“早在2014年,学会就围绕提升在苏外国人服务管理水平进行专项调研,撰写专题报告,为持续推进在苏外籍人士便利化工作向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潘越介绍,外事学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地方外事学术研究和国际形势跟踪分析,从“全市涉外案(事)件情况和对策”“做好苏州领事保护基础工作”到“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苏州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平均每年完成一项专项课题调研报告。

  2019年起,苏州市外事学会适时成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特聘4位博士生导师,10位专家、博士为研究员,组织召开一系列国际形势报告会和学术研讨会,全力搭建高水平外事交流平台,站在全球化视角下研讨苏州高质量发展方向。

  推动交流互鉴

  助力企业“出海”扬帆远航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2015年,苏州市外事学会率领亨通光缆、金龙客车、永鼎光缆等企业出席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中国—中东欧16+1投资峰会”,帮助企业了解中东欧地区最新投资环境和经济形势,寻找投资机会,建立合作渠道。这次活动,拉开了学会服务企业“出海”、助力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序幕。

  “通过活动,我们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及税务政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尤其了解到银行能在企业‘出海’过程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真是收获满满!”2024年12月26日,在苏州外事学会联合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共同举办的“走出去”企业座谈会上,外事专家、金融财税专家、企业家代表等共聚一堂,聚焦企业“走出去”难点堵点,面对面问需交流,分析国际形势,宣讲政策举措,探讨“出海”良策。参会企业相关负责人纷纷为活动点赞。

  苏州市外事学会还先后召开一系列专题研讨会,就外向型企业如何坚定信心“走出去”、开辟发展新路径,提供思路与对策。

  依托学会成员独特的外事资源与渠道,学会积极推动苏州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深化医疗卫生、文旅、教育、经贸等各领域的交流,搭建更多开放合作平台。

  除了为苏州招商部门和企业赴德、法、意等国家招商提供联络服务,学会还顺利推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和美国俄勒冈波特兰普罗维登斯医院、埃美纽尼医疗集团开展重点学科医疗技术培训的合作交流;推介瑞士生物科技项目布局苏州高新区;推动协助日本和瑞士康养康复合作项目落户姑苏区和吴中区;帮助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寻找境外合作渠道,推动苏州园林进一步走向世界;促进苏州院校与美国、英国学校联系交流,助力苏州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编辑: 张毅
浙报智库

浙报智库集合浙报集团旗下“一媒体一智库”矩阵,坚持党媒思想高度和深度,发挥智力优势、传播优势、聚合优势,围绕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共同构筑新锐、开放、致用,与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相匹配的新型一流智库。

平台矩阵

市外事学会依托学会自身资源和特色,致力于地方外事工作学术研究和国际形势跟踪分析,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