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安徽财经大学“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2025)”在合肥正式发布。该系列智库成果聚焦全省经济转型关键议题,涵盖财政改革、城市竞争力、新兴产业等七大领域,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安徽省社科院、省直部门及高校专家共同见证发布。
“自2006年起,我们已连续19年推出年度研究报告,形成具有财经特色的智库成果体系。”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王兵介绍,近年来学校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累计70余份咨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连续两年摘得中国智库索引(CTTI)优秀成果一等奖,实现学术研究与决策需求的精准对接。
本次发布的7部研究报告立足安徽经济社会核心议题,涵盖经济、财政、城市、贸易、投资、劳动社会保障及新兴产业等领域,通过数据分析与实地调研提出针对性建议。具体包括《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5》:解析宏观经济走势,聚焦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区域协同战略;《安徽财政发展研究报告2025》:剖析财税改革痛点,探讨零基预算、地方政府债券等创新路径;《安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25》:运用熵值法评估16市综合竞争力,为城市经济转型提供量化依据;《安徽贸易发展研究报告2025》:研判数字贸易、自贸区建设等趋势,提出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对策;《安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发展研究报告2025》:首次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分析长三角人才竞争下的社保策略;《安徽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剖析制造业、基建等重点领域投资动向,预警房地产与民间投资风险;《安徽省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25》(首册发布):追踪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链安全,助力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发布会上,安徽省社科院副院长杨俊龙、省政府原参事孔令刚研究员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在媒体问答环节,专家团队回应了关于“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安徽城市定位”“新兴产业培育路径”等热点问题。
此次发布的系列报告不仅凝聚学界前沿思考,更贴合政府部门实践需求。安徽财经大学通过持续深化智库建设,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安徽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等领域实现精准突破,彰显高校服务地方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