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从杭州“城市大脑”到宁波未来社区,从余杭“科技赋能+民主协商”治理到龙湾“AR+AI”文化活化,浙江智能化更新不仅重塑城市肌理,更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平衡效率与公平、促进城乡协同的关键抓手。
以整体智治代替功能修缮。传统城市更新多聚焦建筑修缮与基础设施提升,而浙江智能化更新的核心是重构城市系统。通过“技术赋能+制度创新”提升治理效能,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城市物理与虚拟空间深度融合,推动城市治理从经验向数据、从功能修缮向整体智治转型。
一是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如杭州市通过部署物联网感知设备,对交通信号、地下管网进行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生态协同。如绍兴市柯桥区全力推动印染行业“智改数转网联”,110家印染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三是推动地方政府数字化改革。如杭州市余杭区构建区-镇街-村社-网格四级线上协商议事平台,发布“众人议事厅”应用场景,形成“科技赋能+民主协商”双轮驱动治理模式。
让科技精度守护城市温度。智能化更新并非建造“数字利维坦”式的机械之城,而是坚持以文化人,探索科技唤醒城市记忆、激活人文基因的特色路径,让城市更新既有“科技精度”更有“文化温度”。要始终注重文脉的延续,通过数字技术构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文化生态,让城市在更新迭代中保留独特的精神标识,实现“乡愁记忆”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生。
一是技术重构历史体验场。如温州五马街可通过AR重现南宋商埠盛景,提供古今交融的文旅体验。二是数字建模助力非遗活态传承。如丽水市龙泉市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以“工业遗存+非遗活化”模式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共生。三是智能服务激活社区文化记忆。如杭州市小营巷社区设置“数字文化记忆馆”,整合老照片、口述音频等资源供居民了解百年社区史,将文化记忆融入日常。
用“创新引领”绘就共富蓝图。浙江正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应将城市智能化更新与共同富裕紧密结合,探索技术创新与公平共享双线驱动的发展逻辑,让未来城市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智能生命体”。
一是构建“算力+应用”支撑体系。建立多跨协同政策创新机制,深化公共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以释放数据红利,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并强化安全治理,推进城市大模型训练,推动算力资源从基础支撑向生产力要素转化。二是深化“民生导向”场景创新。以普惠化数字服务破解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领域建立“创新-共享”双导向激励机制。如杭州依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与先导区契机,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创新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民生场景应用。三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全域智治底座,打造融合型智慧社区。如宁波市明珠社区围绕社区治理和服务需求,打造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服务线上线下集成供给,全面提升治理韧性和精度。
(作者分别为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员、博士)